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第十一場學術前沿講座「邁向30年後的世界——教養的變化,變化的教養」於駒場校區18號館大廳舉行。本次講座邀請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的王欽教授,以「教養與政治哲學——以列奧・施特勞斯為線索」為題發表演講。
王氏從施特勞斯的文章《什麼是通識教育》(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出發,探討教養的本質。施特勞斯認為,教養不只是知識的累積,而是「文化中的教育」,旨在培養精神能力與美德。他主張,真正的教養需以蘇格拉底式的態度,去細讀古今中外「最偉大的精神思想家」所留下的經典。我們在閱讀時必須要去除自己偏見,盡量將自己置身該思想家的時代背景下與文本對話,不盲從亦不拒斥,並在歷史與當下間往返思索,由此建立獨立批判的能力與相應的價值觀。
此外,施特勞斯也論及民主社會中的教養理想,提出「普遍的貴族性」(Universal Aristocracy)的概念,即所有公民皆具備高度理性方為最理想的自由主義社會。然而,王氏指出,這一說法其實帶有批判意味,意在揭示現代自由民主社會與理性公民理想的落差。實際上,現代社會多淪為被大眾文化與企業控制的「群眾支配」。面對這一困境,施特勞斯強調,我們應培養主動閱讀經典的素養,透過經典反思自身經驗,從而建立對當代社會議題的批判性理解。
在當代強調相對主義與多元文化的環境下,施特勞斯的思想對「空泛的多樣性」提出警示。現今社會雖然推崇多樣性為普遍價值,然而空有表面的包容往往流於標語與形式。無可否認,我們應勇於懷疑與反思所謂的傳統價值,但這種反思必須建立在閱讀經典與真誠對話的基礎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養出面對民主社會根本問題的思考力與判斷力。
攝影/報告:劉仕豪(EAA研究助理)

【报告】2025年度第10场学术前沿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