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星期五),第十二場學術前沿講座「邁向30年後的世界——教養的變化,變化的教養」於駒場校區18號館大廳舉行。本次講座由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島隆博教授以「書寫古典的最後一章」為題進行演講。
講座伊始,中島氏提出「窮盡一生誦讀十三經的人,真的幸福嗎?」的問題,切入主題,指出從以「博覽強記」為核心的傳統教養觀,到AI與互聯網技術發展下知識外部化的當下,「教養」正面臨著新的轉變。中島氏強調,「思考」並非孤立地完成,而是透過與他者的交流與互動,在友情與關係中共同展開。他指出,在近代西方追求的笛卡爾式「完美無缺的自主個體(integrity)」背後,潛藏著與他者建立關係、相互影響、相互碰撞並共同成長的「親密性(intimacy)」層面。這一討論亦延伸至人與AI、人與動物的關係。中島氏表示,我們不應將AI或動物僅僅視為工具,或是處於支配關係中的存在,而應將它們作為真正的「他者」來面對。並且,在與這些他者的關係中,不斷改變自身,從而發現多個自我。他指出,透過與他者的關聯,共同開啟思考的空間,是當今時代的重要課題。
中島氏進一步提出,我们不应再像以往那样,从「博闻强记」式的完美角度来面对古典,而是應在與古典的「親密性(intimacy)」中建立連結,共同展開思考。他引用Thomas Kasulis的名言「古典的最後一章總是由讀者不斷書寫」,強調「未來我們如何『書寫古典的最後一章』,正是當代教養向我們提出的核心問題」。講座最後的提問環節中,圍繞「共同思考是否能在沒有前提下實現」及「如何在社會中建立共同思考的社群」等實踐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攝影/報告:洪信慧(EAA研究助理)

【报告】2025年度第11场学术前沿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