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东京大学驹场校园101号馆举办了国际学术研讨会“东亚城市文化与‘关系性’”。本次会议石井刚(东京大学)主持,报告人是罗岗(华东师范大学)、陈学然(香港城市大学)、蔡孟哲(高雄师范大学)与白池云(首尔大学)。
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以“‘关系性贫困’与新自由主义人格的结构及其不满足”为题进行了报告。他以上海文化为例,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对现代中国年轻人意识的影响,并指出最近在中国流行的“卷”和“躺”这两个词反映了他们的意识状态。
陈学然(香港城市大学)在报告“香港文化的前世今生:人物、机构与历史景观”中,整理了宋皇台史迹如何成为香港的历史景观的过程,并探讨了香港文化和“文化中国”的关系。
蔡孟哲(高雄师范大学)在报告“台北信义‘大纵酒’与东京新宿二丁目:东亚都市文化的关系性实践与全球资本主义的文化再生產”中,对台北信义区举办的青年同志立饮活动“大纵酒”和东京新宿二丁目的同志酒吧进行比较,讨论了这两个青年同志群体中的消费文化差异。
白池云(首尔大学)在“Young Femi,二代男,还有我们将再遇到的民主”中,对2016年至2017年在韩国发生的朴槿惠大统领示威运动与2024年尹锡悦大统领示威运动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当代韩国年轻一代男女观念的差异。“Young Femi”指年轻的女性主义者,“二代男”指反女性主义的年轻男性。
张政远(东京大学)以“大地震与仙台”为主题,从和辻哲郎的“风土论”角度探讨了东日本大地震与仙台风土变化的关系。他以仙台市荒滨地区为例,讨论了地震复兴过程中的风土变化和风土丧失的问题。
报告:新本果(EAA研究助理)
摄影:席子涵(EAA研究助理)

【纪要】第41回东亚佛典讲读会
【報告】王欽『「零度」日本』新刊討論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