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教授的《从孔乙己看鲁迅》以《孔乙己》这一名篇为切入点,向所有同学们对鲁迅的思想作了概观性的介绍。铃木教授将鲁迅置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国民性批判”的背景中,强调其对中国传统社会之“非人道性”的批评;然而,从人与鬼的纠葛中流露出的对中国传统的“民间社会”及其中民众的共感也是其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最后,铃木教授剖析了鲁迅作品中“希望”的悖论性的三重面向:《〈呐喊〉自序》中的“无法否定”、《故乡》中的“无法肯定”、《野草》中的“绝望与希望都是虚妄”。在课后问答环节,在场的同学与其他老师分别就“尼采对鲁迅的影响”和“《孔乙己》结尾和希望的关系”两个问题请教了铃木教授。
報告 罗伯庸 (北京大学)

【報告】2025年S学期 东亚思想史读书会 公开读书会·书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