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2025.03.20

【報告】王欽『「零度」日本』新刊討論会

2025年311日(周二)下午,在东京大学驹场校区101号馆东亚艺文书院(EAA)研讨室举办了“王钦《“零度”日本》新书讨论会”。分别由倪文尖(华东师范大学)、毛尖(华东师范大学)与铃木将久(东京大学/EAA)进行发言,王钦(东京大学/EAA)回应。本场研讨会由石井刚(东京大学/EAA)主持。

倪文尖(华东师范大学)在发言中首先称赞了本书在中文世界出版的重要意义。本书以文化政治分析为基础构架,将现象的中间部分的逻辑打开,弥补了既往研究中分析现象的根本问题而在学术上很难有新的生产性和实践性的困境。以“在中局把棋盘复杂化”这一形象的比喻,夸奖本书在中文世界的文化研究中领先性。与此同时,倪文尖提到关于本书对于解构主义的批判趋于犬儒主义,从清零到反转可能性还存在思想的断裂,部分文章结构较为完整,但最后一章理论的企图仍需要对闭环结构进行展开。

毛尖(华东师范大学)在发言中指出,本书与以往的日本少女研究存在不同,既往研究多是将少女作为研究对象,有一点点俯视,而王在书中对少女存在同情的理解。毛将少女研究与鲁迅研究结合,提出到少女的眼睛在鲁迅写作中的重要性,打开了鲁迅研究的的另一个空间。此外,对于“卡哇伊”进入中国的方式,对比中日各地女仆咖啡馆的特征,提出了中国的卡哇伊并不集中在眼睛而转向身体上的表达,是否存在关系再生的可能性的疑问。

铃木将久(东京大学/EAA)提出,虽然在日本居住,但对本书所讨论的内容总体上缺少深入的了解。然而本书中日本社会现实情况符合自己的感受,从少女这一特殊的角度来思考介入日本社会,在既有学科文化中介入新的空间。王钦用日文发表鲁迅研究,用中文发表日本研究,有意的拉开距离,停留在两个文化体系的中间,来思考容易被忽略隐没的问题。

王钦对三位发言人进行了回应,认为新自由主义带来的社会变化,给东亚各国带来的变化是相通的。会场内对本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报告:席子涵(EAA研究助理)
摄影:钱俊华(EAA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