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2019.08.01

2019年春季学期 学术前沿讲义第十三讲

7月12日,第13次学术前沿讲义请北京大学、纽约大学教授张旭东做了题为“翻译不可译:‘接触地带’与人文科学中的边境(Translating the Untranslatable: “Contact Zone” and the Frontier of Human Sciences)”的报告。

首先,张旭东导入“接触地带”的概念,并介绍了对此的两种假设。当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地区同时存在时,一种假设认为,这样的“接触地带”可以带来和谐、理性的交流和相互理解。但张旭东认为这是一种好的假设,然而并不一定成立。事实上正是因为接触才引发了对立、冲突甚至战争,因此“接触地带”似乎应当视为某种“边境(frontier)”。在这里张旭东介绍了美国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特纳(Fredrick. J. Turner)1893年在《美国历史上边境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一文的观点。特纳认为,独立的美国文化的形成不是因为其中含有欧洲文化的种子,而是在西部的“边境”上被“塑造”出来的。西进运动中,与自然环境、异语言、异文化等不熟悉的、不友好的系统的斗争,才使得源于欧洲的文明在美洲大陆获得“重生”,形成了美国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在边境上与异文化相遇,并试图理解对方的过程就是翻译(translating)。

张旭东顺着这一点追问,当代日本的“边境”问题是如何体现的?从中国的角度而言,很容易认为中国是文化的源头,日本是单纯的接受者。这样的“中国视角”实际上并没有从“翻译”的角度理解日本,也是不平等的。的确翻译需要基于原作,但翻译同时还具有超越原作的冲动。同时,西方文化在日本是“内部的他者(the other that is within),大量西方的单词和概念直接通过音译进入了日语,当代日语便是这种异质性和主体性的混合体。

为了解决边境问题,张旭东介绍了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张旭东译,收入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 北京三联书店)中的翻译理论。本雅明认为翻译是一种思考的方式,是关于如何读书、如何思考和如何创作的活动。翻译不光是通过语言的转换传递知识,追求转换的精度。阅读译作实际上是在自己(译作)的语言中思考哲学的问题,翻译就是把外来的吸收到自己语言的过程。另外,原作被自身的内容所束缚、而通过翻译,文本变得自由,解除了这一限制。本雅明认为在翻译之中可以接近“纯粹语言”,这也是人获得自由,成为自己的过程。

仿照本雅明“面包”的例子,张旭东以东亚常见的主食米为例说明翻译的本质。当中国人和日本人用“米”这个汉字的时候,它的意思和英语的rice(或者其他欧洲语言的对应词汇)表达的内容是相同的吗?米在欧美仅仅是谷物的一种,但在日本和中国进入了人们感情和记忆的层面,并且在日中又各不相同。如大贯惠美子(Emiko Ohnuki-Tierney)在《Rice as Self: Japanese identities through tim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一书中认为,米作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载体,象征着纯洁、财富和美等,而同样的苏童小说《米》(收入《苏童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当中,米则是欲望、腐坏和死亡的象征。通过这一例子可见,仅翻译事实(信息)并不能传达原作所有的内容。

本雅明认为,翻译把原来在各语言中被遮蔽的意义敞露出来,让原著变得更易懂,更开放,但其核心在于不可译的部分。这一部分是“诗意的”,同时又是不可接触的,但是需要通过翻译将其再解释、再生产。对此张旭东总结,翻译是创造性地、先验地与原作保持一致的过程;是带着爱意将原作吸收、扬弃,达到“更伟大的语言”;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翻译需要逐字直译。翻译不可译的部分不可能优雅、漂亮。鲁迅的“硬译”即是如此,他不在意自己的文章难读,因为他试图通过翻译改变中国,让新思想进入到语言(中文)的内部。

那么为什么需要翻译呢?本雅明相信人类存在着共有的经验,这一经验通向真理,通过翻译可以创造更大的共同体。同时,翻译最初的动力是为了通向自我。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和阅读没有区别,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瞬间的紧张、不满和冲突,通过这个过程更加了解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最后张旭东提出,如何在现代的语境下理解本雅明所说的翻译,以及对EAA项目学生们的寄语。翻译将语言从文本中解放出来,也是把人从自己的语言中解放出来。翻译可以帮助人克服“偶然的”环境(自己的文化背景),开放通往多元文化的路径。因此翻译可以对抗文化本质主义。通过翻译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重新定义自己,才能打开可能性,平等地与他者对话。其次,翻译也是对抗科技进化与极权主义的有效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仅限于信息传达的翻译将变得更简单,但即使AI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人类本质的问题是关于人的个体,也就是不可译的部分。如果翻译中的个体性消失,人文学也将不复存在。通过翻译可以重新思考“人是什么”这一哲学的根本问题,保证人类的存在。

报告:胡 藤(EAA RA) 翻译:胡 藤(EAA RA)

学生反馈

“通过翻译从语言中解放出来”的看法非常有意思。因为一般认为语言总是与其固有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因此翻译就是从原文的语言强制重写为思维模式相异的另一种语言的行为,这也是人文学中重视原典的原因。而张老师的说法用自己的话理解的话,翻译是要超越“各自语言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将人类普遍的价值中本质性的内容显现出来的行为。今后在阅读原典时,我会有意识地在头脑中试着用日语解释原文。(文科三类,2年级)

翻译起到与不熟悉的事物相联系的作用。翻译这种行为通过接触不熟悉的事物,可以实现个人的成长,酿造新的自我认知。但是翻译究竟是什么呢?听完这次讲座后开始疑惑把translation直接理解为“翻译”是否恰当。translation也可以理解为“探索”,通过这一行为,在生理上和精神上一定会发生某些变化。(文科一类,1年级)

Because I had always thought of the frontier as something involving force, physical contact, and the creation of something new AT THE EXPENSE OF SOMETHING BEAUTIFUL AND OLD, your idea that the frontier experience can be intellectual, positive, constructive came as a surprise. The example of translation – exposing ourselves to an entirely different world and trying to bring that world into our world without being emotionally oppressive, transformative without being destructive, I assume that, the strength of language – its fluidity, its ability to absorb foreign things yet firmly maintain its uniqueness, its ability to accept “gray areas”, as in words that can’t be translated and expressions that represent entire emotions that don’t exist in other cultures – that makes positive interaction on the frontier possible.(文科一类,1年级)

再次感受到了超出单一语言,在复数的语言中理解事物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在13次讲义中不断重复出现。但我自己还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会好好学习外语。我也相信在前方能够与全体人类相同的什么东西相遇,进而实现下一步的自我发展。还感受到身处“边境”之上不断接受挑战的重要性。这也是坚持石井老师所说“恭喜大家入学”的精神的意义所在。(文科一类,1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