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2020.10.28

成功人文講座“東亞儒學現代化轉型”學術研討會

People

2020年10月16日至17日,以“東亞儒學現代化轉型”為題的論壇在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召開。“成功”一名,取自活躍於明朝末期到清朝初期的鄭成功。鄭成功效忠於明朝,在清朝樹立政權後支持南明政權,同時攻奪了荷蘭治下的台灣,在當地建立了漢人政權。近松門左衛門的人形浄瑠璃《国姓爺合戦》的“国姓爺”即是鄭成功。可能與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有關係,在江戶時代,這部作品以歌舞伎的形式上演,博得了很高的人氣。鄭成功攻打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支配下的台灣島時最初登陸之地,就是現在成功大學所在的台南。成功大學在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的1931年作為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創校,光復後為中華民國國立(起初是台灣省立)的工業專科學校,在1956年改名為成功大學、同時改建為綜合性大學,直至今日。
成功人文講座是以東亞人文學社群的相互交流為目的的平台,這次是第一次召開。根據官方主頁的介紹,因為在4年後的2024年,荷蘭人首次在台南建造的城鎮將迎來400週年,據說這次論壇的目的是從作為東亞和西方的複雜歷史節點的當地探尋人文學。會議集齊了來自台灣的楊儒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林遠澤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藍弘岳教授(中央研究院),來自香港的馮耀明教授(現任東海大學教授),來自中國大陸的賀照田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來自日本的我,合計6名跨越年代和研究領域的、豐富的成員陣容。很遺憾,我與賀先生將一起線上參加會議。關於會議的情況,在YouTube上已經全部公開了,有意了解的人,希望你們一定要看一看。


在兩日間豐富的論壇議程中,除給定每位發表者110分鐘的時間之外,還設有90分鐘一場的圓桌會議,討論甚至一直持續到閉幕式,每一位參加者在會議結束時都意猶未盡,確實是熱烈的會議。無須贅言,其背後有一股人文學這一高度實踐性的學科特有的激情起著作用。那種火燒般的迫切感同時也給予有志於學問的人們同感的基礎。在感受到那的一瞬間,我相信就已經跨越線上交流所的帶來的阻隔了。

報告:石井剛(EAA副院長)、翻譯:林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