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日(周二)下午,EAA工作坊在东京大学驹场校区101号馆EAA研讨室顺利举办。孙飞宇教授(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和章永乐教授(北京大学)分别做了研究报告,田中有纪教授(东京大学)和张政远教授(东京大学)担任点评,石井刚教授(东京大学/EAA院长)负责主持。
首先,孙飞宇教授为听众带来了一场题为“无家可归的孤儿与作为天职的科学:韦伯科学观中的精神气质问题”( Homeless Orphan and Science as a Vocation: Ethos of Science in Max Weber’s Thoughts)的报告。孙教授从列奥·施特劳斯对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的评价出发,剖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这一意象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他通过考察韦伯的新教研究,揭示了韦伯所说的“作为天职的科学”和新教徒精神气质的根本共性,指出韦伯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实际上离不开宗教激情。此外,孙教授还论及中国文化中的“家”观念及其背后的世界观(天人合一),指出中国的精神传统和韦伯意义上的科学之间缺乏亲和力。
随后,田中有纪教授对孙教授的报告作了点评。田中教授先从音乐史研究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国和西方的十二平均律理论的成立及其思想背景的差异,进而指出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存在两种不同的伦理理性化。接着就“无家可归”和技术的关系、中国思想中的“内在式超越”和“无家可归的孤儿”的关联、东亚的大学及书院的目标这三点向孙教授提问。
在会议的下半场,章永乐教授作了题为《“当中国皇帝占领巴黎……”:托克维尔的“帝国理由”与二十世纪中国道路之辩论》(When the Chinese Emperor Occupies Paris …. ”Tocqueville’s “Raison d’empire” and the Debate on the China Path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的报告。章教授质疑来自冷战时期自由主义者(如哈耶克)的理论框架:基于“英美经验主义“vs“大陆唯理主义”的二分法,区分英美革命和法、俄、中的革命,强调法国大革命和中国革命的类似性。通过梳理托克维尔(Tocqueville, 1805-1859)的殖民地政策论和中国观,章教授指出:托克维尔对殖民地民众如何实现“自由”的问题并无太多兴趣;法国大革命是发生在宗主国的革命,不是殖民地反抗宗主国的革命;近代中国的境况更接近法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而非法国。
针对章教授的报告,张政远教授以法国哲学家萨特发表于月刊The Atlantic(1944.12)的文章Paris alive: The Republic of Silence为例,探讨了处于战争、占领、殖民统治这三种不同状态下的“自由”,也谈及香港的殖民地问题。
在之后的自由讨论中,石井刚教授提出了有关现代社会中“家庭”的意义、从情感亲密性角度弥补理性化的问题,王钦教授则援引黑格尔“主奴辩证法”分析了不同的“自由”概念的差异。本次工作坊以韦伯和托克维尔为切入点,对我们思考现代性语境下宗教和家的关系、殖民地的“自由”、中西文化和历史经验的异同等问题提出了诸多富有启发性的论点。
纪要:郭驰洋(EAA特任研究员)
摄影:高山花子(EAA特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