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2024.12.18

【纪要】第38回东亚佛典讲读会

      2024年11月23日(周六),第38回东亚佛典讲读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此次的发表者是佐久间祐惟博士(东京大学助教)和小川隆氏(驹泽大学教授)。当天线下有14人,线上有25人参与讲读会。

      佐久间氏讲读了「资度第三」的后半部分。这部分以戒、忍(忍辱)、进(精进)、禅(禅定)波罗蜜为例,记载了仰山慧寂、石室善道等人受戒、达磨、云门文偃、永明延寿等人的求法和修行。另外,关于与保宁仁勇有关的“堂仪纔满即抽單”,《禅苑清规》中的“百丈规绳颂”和“挂塔”有相关内容。根据清规,如果夏安居未结束就因急用离开寺庙,允许半个月内暂时外出,因此佐久间氏将之解释为保宁仁勇在九旬安居后离开僧堂。

 

 

      小川先生讲读了《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20中的“慈照蕴聪”。其中一段讲述,慈照(965-1032)被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太守笞辱后,回到寺庙,被宝座和门下的僧人迎接时,其指着地面说:“平地起骨堆。”于是,地面上形成了一座土堆。知事得知此事后,将骨堆削去,谁知道骨堆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之后,知事一家都死在了襄州。根据小川氏的考察,这个记述虽然缺乏史实的可信度,但是慈照受到知事的迫害的事件,与云居晓舜(『武库』5)被南康郡守“槐都官”的「私愤」被迫还俗一事一起,在宋代的禅门广泛传播。

 

 

      话说,对日本战国时代的临济宗妙心寺派的研究至今为止多关注禅僧与权力者的合作,而最近有研究表明,有的禅僧把主人的死称为“天罚”,其侍奉权力者并非出自真心。关于慈照和云居晓舜的叙述或许可以理解为中国禅僧关于与权力者的相处方式的想法的事例。

 

 

撰稿:黄霄龙(EAA特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