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2024.04.20

【会议纪要】“共生”会议(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主办,EAA协办)

【会议纪要】“共生”会议(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主办,EAA协办)

2024329日(周五)与330日(周六)“共生”国际学术研讨会(Gongsheng/Kyōsei and Convivialism: Forging a Planetary Philosophy and Ethics?于东京大学驹场校区的18号馆礼堂举行。本研讨会由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主办、东京大学东亚艺文书院协办,透过中文、英语、日语交织的讨论(配有同声传译),针对「共生」之主题,以各式各样的角度开展出深刻丰富的议论。

本活动的第一天于329日(周五)上午9点开始,由综合文化研究科科长真船文隆教授(东京大学)的致词为大会揭开序幕,紧接着由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之宋冰主任介绍本次会议之背景。此后,由中岛隆博教授(东京大学)以“Our Kyōsei: What the Personal Works”为题,展开第一场主旨演讲。

左:真船文隆教授        右:宋冰主任

中岛隆博教授

第一场分组讨论会以“Exploring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Gongsheng/Kyōsei and Convivialism”为题,石井刚教授(EAA院长)担任讨论之主持人,并由三位学者依序发表:石井公成教授(驹泽大学名誉教授)之发表题目为“Understanding the Limits of the Symbiosis: MIYAZAWA Kenji’s Theory of Symbiosis as a Clue” ,龚隽教授(中山大学)之题目为“The Concept of Gongsheng in Daoist Philosophy: Examples from Laozi and Zhuangzi” ,弗兰克·阿德罗夫教授(Frank ADLOFF,汉堡大学)之题目则为“Overcoming Naturalism: Conviviality and Symbiosis”。此讨论会以宫泽贤治的共生哲学、老庄哲学中的共生观,以及人与非人的共生等议题为中心展开议论。


左起:石井公成教授、龚隽教授、弗兰克·阿德罗夫教授

午餐休息过后,本次研讨会之第二场主旨演讲正式展开,由阿兰·迦耶教授(Alain CAILLÉ,巴黎第十大学)以“Convivialism (and Symbiosis) in the Face of Struggles for Recognition”为题发表。

阿兰·迦耶教授

此后,第二场小组讨论会以“Disasters and Revivals”为题,由龚隽教授担任主持人,并依序由四位学者发表:頼錫三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以“Daoist Technological Critique and Gongsheng Transformation: From ‘Dominating Over Things by the Self’(以我宰物) to ‘Matching Tian with Tian’(以天合天)”为题发表,白永瑞教授(延世大学)的发表题目为“Co-Becoming Humanities on the Way to Alternative Civilization(s): Navigating the Age of the Great Transition through Knowledge Restructuring”,石井刚教授的题目为“The Logos for Human Co-Becoming—Toward the ‘Post-2050’ Era” ,星野太教授(东京大学)则以“The Parasitic: Co-Existence/Para-Existence”为题发表。本场讨论会针对道家之批判的技术论、「共生人文学」的理念和条件、「复兴」对于共存的意义、以及由「共生」到「寄生」的概念转换等,进行热烈之意见交换。


上(左起):白永瑞教授、星野太教授
下(左起):頼錫三教授、石井刚教授

研讨会第二天于330日(周六)上午9点开始,由马库斯·加布里埃尔教授(Markus GABRIEL,波恩大学)的主旨演讲“Human Co-Becoming, Anthropological Diversity, and the Age of a New Enlightenment”揭开序幕。

马库斯·加布里埃尔教授

此后,迈入本研讨会的第三场小组讨论会”Gongsheng/Kyōsei and Convivialism: A Philosophy Shared by Mankind in the Planetary Era?” ,田馨媛老师(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担任主持人,由四位学者依序发表:安乐哲教授 (Roger AMES,北京大学)以”The Confucian Values of Relational Equity and an Achieved Diversity: From Convivialism to Conviviality”为题、莫加南教授(Mark McCONAGHY,國立中山大學)以“Chinese Neo-Traditionalism and the Question of Co Becoming in the 21st Century: From Capital to the Unselfish Heart”为题,展翼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发表题目为” Reality in Co-Becoming: On the Metaphysics of Interperspectivality”,任晓教授(复旦大学)的题目则为”The Gongsheng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本讨论会时而呼应第一天的种种讨论,并提出儒学中的生生论思维(zoetological thinking)、梁漱溟对儒学基本概念的重新评价、分析哲学中的单一性与多元性、以及从国际关系理论之角度看差异的绝对肯定和共存的希望等议题。

上(左起):展翼文教授、安乐哲教授
下(左起):莫加南教授、任晓教授

下午则为本场研讨会之压轴发表”Past to Future: Reflecting and Envisioning Together”,小林康夫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以”One Singular Moment over the North-Pole Area: My Hope for Philosophia, Like a Very Far Star”为题,讨论是否有可能不将共生之概念视为不言自明,针对整体讨论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并提出在如今科学技术已变得势不可挡的时代,如何进行新的思考等问题。

小林康夫教授

最后,由石井刚教授担任主持人,进入本研讨会最终的综合讨论,与会学者再次一一发言,并由尼古拉斯·博古睿(Nicolas BERGGRUEN,博古睿研究院主席、创始人)致词,为研讨会画下圆满结尾。

ニコラス・バーグルエン氏

这两天丰富的讨论,难以一言以蔽之为其总结,能确定的是,本次相聚无疑是一个新网络的开端与更多新可能的契机。此次宝贵的相聚与讨论之所以成为可能,衷心感谢众多人员的努力与付出,包含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的工作人员、EAA的工作人员以及所有同声传译员。

纪要:髙山花子(EAA特任助教)、郭馳洋(EAA特任研究员)
摄影:三野绫子(東京大学学术专门职员)、励亚(EAA研究助理)、林子微(EAA研究助理)、横山雄大(EAA研究助理)、陈希(EAA特任研究员)
※上述工作人员的职务以本次会议举办时(2024年3月)的任职情况为准。

翻译:張政婷(EAA特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