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至7日,中国社会文化学会2024年度大会在东京大学法文二号馆举行。7日举行了“行星时代的中国学(Sinology in the Planetary Era)”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齐聚一堂,围绕行星时代的中国学定位、中国学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的回应等主题登坛报告,并进行了综合讨论。
首先,主持人石井刚教授(东京大学)介绍了研讨会的主旨。“汉学”是研究中国的学问,在世界上也被称为“Sinology”或“汉学”。在气候和经济等问题超出限度而达到行星规模的时代,这种研究从个人修养到家国天下的“中国学”是如何理解整个宇宙,以及它在其中的定位?这个问题需要重新思考。
基调演讲由Jana Rošker(卢布尔雅那大学)和杨儒宾(国立清华大学)登坛报告。Jana Rošker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对儒家的关系主义进行扬弃:迈向新的行星伦理”,她在报告中讨论了儒家伦理在当代的普遍性意义。哲学的儒家和政治的儒家作为儒家的两个侧面,具有辩证的相互作用,尽管它们各自重视的问题不同,但它们都关注社会和谐、阶层关系的思考、社会稳定和个人道德,并统一于“内圣外王”的“超儒教”之中。这种儒教可以在行星时代的问题上提出具有实际价值的伦理建议。
杨儒宾教授的报告主题是“跃不过的另类现代中国:一种东亚儒者的视野”,他探討了对于“中华”的正统性的理解这一问题。20世纪中国卷入了现代化的潮流,通过1911年和1949年的两次革命,提出了不同的现代化构想。最终,共产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了政治上的正统性,但 “中华民国”的文明和文化正统性也不能忽视。“中华民国”的国体是在中国古代文明与西方外来文明的较量中,在传统与新思想之间进行调和的一种现代化方案,具有超越时代的历史意义。
在个人报告环节,桥本悟(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魏月萍(苏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彭春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进行了报告。
桥本悟老师的报告主题是“中国学与普遍性”,从比较文学的视角讨论了中国学中的“文”与普遍性的思考之间的关系。19世纪,现代普遍意义的“文学”作为西方“Literature”的翻译词被视为文明的,而东亚的“文”则被认为是过去的野蛮的。东亚近代“文学”的起源在于通过与古典文化的批判关系,开辟了新的表达可能性。近代文学具有开放性,东亚近代文学应该被纳入到普遍的“文学”中,拒绝“文学”被西方范式所独占的情况。
魏月萍教授的报告主题是“马新儒家的跨际与宗教对话──对历史与当下危机挑战的回应”,探讨了儒家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自19世纪起,经过私塾教育和清代领事馆的传播,儒家思想传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随后被广泛接受,成为华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1990年代,当儒家被介绍给穆斯林群体时,进行了宗教间的对话。通过从儒教角度翻译和解释《古兰经》,以及“哲学—神学”的比较分析,发现了其中的普遍的共同价值观,有可能基于此建立一个承认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社会。
彭春凌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斯宾塞与全球知识流动视野中的近代中国思想 ――《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的一条脉络”,通过探讨斯宾塞的进化论等学说如何被翻译和介绍到近代中国的过程,来看19世纪的中国、日本和欧洲之间的知识交流。章太炎在翻译斯宾塞文集时,因其不懂英语,由曾广铨简单翻译原文后,他再结合儒家经典的概念用典雅的中文写出来。此后,章太炎留学日本,通过日语来学习西方学问和日本近代思想,接触到了“反斯宾塞”的思想,并与其自身的中国传统教养相结合,形成了他独特的思想。
随后,评论人对三个报告进行了评论。志野好伸教授(明治大学)在桥本悟老师的东亚近代文学主题中,举了森鸥外、章太炎、蔡元培的例子,讨论了“文学”概念的普遍性。王钦教授(东京大学)归纳了三篇报告中的“普遍性”问题,并讨论了行星时代“普遍性”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最后,八位演讲者与评论员进行了综合讨论。桥本悟、魏月萍和彭春凌三位报告人对评论进行了回应。Jana Rošker教授进一步讨论了传统时代和现在的新儒家所讲的“内圣外王”的不同点。Jana Rošker教授和魏月萍教授讨论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杨儒宾教授回应了关于1949年后台湾知识分子如何发展“中华民国”的方法和价值这一问题。
(报告: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 吴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