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举行了第11回艺文学研究会。塚本麿充教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以《无准师范与圆尔、清拙正澄的“遗偈”――死的作法与造形――》为题进行了演讲。
(講演者:塚本麿充氏)
所谓“遗偈”,即高僧临终之际,为门弟或后世留下的教训。对于这一类特殊的书法材料,塚本教授将其看作是在东亚以“死”为前提、或以“死”为表现对象的艺术作品。在这类作品中,除却其文本内容,重要的是其“形态”承担起了传达思想的重要机能――从作者生前的字形字态的痕迹中,我们得以触及所谓的宗教的真正性(authenticity)。对于已故之人的书法作品的重视,在中国有欣赏皇帝御书的传统。参考如此的事例,我们也得以明晰人们是如何从其“形态”中受及触动或感慨。而追溯书法史,其实“遗偈”这一形式能得以成立的契机,正如塚本教授所指出,是建立在宋代以降的所谓“尚意”书风的意识之上的,即人们认为能通过书法的“形态”传达人格或精神性。
塚本教授具体以无准师范(1177-1249)的“遗偈”(木版、约淳佑9年〔1249年〕、东福寺)与清拙正澄(1274-1339)的“遗偈”(毘岚巻、历应二年〔1339年〕、根津美术馆)为例展开论述。从实际作品中我们可以确认到诸如肉笔与拓本的关系或其流通的方式、对于文字书写时的修改痕迹以及从中得以捕捉到的生命将尽时的线条变化――塚本教授将其称为“临场感”。值得指出的是,对于美术史研究而言,作为基础方法论的様式论分析,很多时候在对遗偈作品来说是失效的,但我们会将“此作品定为此作者所作”作为一种前提,在此之上探讨作品的宗教的真正性。随之而来的课题即是这种宗教的真正性如何能得以被担保。对此塚本教授也从拓本或模本的存在方式进行了考察。
通过演讲后的集体讨论我们也得以明确,对于揭示人的生存样态来说,遗偈是极为特殊的契机,应予以关注。另也有从佛教思想研究的视角对其文本内容进行了评述,或对所谓的真正性的含义的多重性进行了意见交换。
报告:丁乙(EAA特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