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第21回艺文学研究会于东京大学駒场校区的三昧堂举行。此次研究会特邀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印度哲学佛教学研究室的蓑轮显量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佛教的冥想与正念”的报告。
三昧堂,这座位于东京大学駒场校区银杏大道西端的禅堂,不仅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建筑,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原本坐落于旧江户城(今皇居),后于1940年迁移至此,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念冥想这一理念,最初由越南释一行禅师(Thích Nhất Hạnh,1926-2022)引入欧洲和美洲,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后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部心理学教授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1944-至今)亲身体验了佛教的冥想,并发现其对减轻压力有着显著效果。他进一步将其身心观察方法提炼为正念减压法(MBSR),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
在演讲中,蓑轮氏首先为我们讲解了佛教冥想的核心——念处,即如何通过集中注意力,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他引用了Satipatthāna(念处)和《经集》(Sutta Nipāta)中的八节章“常保持意识(sadā sato)……虚妄分辨将消失”这一经典偈语,指出佛教的冥想实则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行为——仅仅是“单纯地意识到行为,即充分地把握”。接着,他详细阐述了早期佛教冥想的主要流程。在初期的准备行阶段,专注地培养自己的集中力,进而有效减少心神的游荡。紧接着的止行(Samatha)阶段,借助准备行阶段所培养的集中力,专注于一个单一对象,持续不断的练习使得把握力和区分力得到显著提升。最后,在观行(Vipassanā)阶段,利用准备行和止行阶段所积累的集中力、把握力和区分力,深入观察并意识到各种行为,进而抑制自动思维,启迪内在的智慧。蓑轮氏在此次研究会上详细阐述了坐禅和行禅的具体方法、显著效果以及实践技巧,并在现场指导参与者亲身体验坐禅和行禅,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这两种禅修方式的独特魅力。
在问答环节中,针对冥想时长的问题,蓑轮氏结合东南亚和中国等地的实例,建议我们从每天1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至20分钟、30分钟等,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此外,他还就冥想的姿势、效果以及冥想时可能遇到的困倦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报告人:伊丹(EAA特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