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2021.06.17

【报告】第八次学术前沿讲座

2021年6月4日星期五,第八次学术前沿讲座在线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从‘知识’的历史来看学问的‘恶’ ”,由东京学院的范谧轩(Michael FACIUS)博士主讲。范谧轩毕业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主要从事日本文化史,特别是近世与近代日本文化史,以及“知识”的历史等方面的研究。
“知识史”研究是近15年来主要从欧洲发展起来的学科。在日本,“知识史”这个概念本身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简而言之,知识史的研究对象不是头脑中的知识,而是作为产品的知识,及其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的情况。范谧轩强调,历史学者眼中的知识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的知识,而非普遍真理。岩波讲座《“帝国”日本的学问与知识》系列(2006年)等就属于此类研究。
范谧轩介绍说,与“近代”以追求真实为目的的知识观相比,“非近代”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只是追求道德的一种手段,而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例如,在考虑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知识与道德的关系时,日本国内外学者普遍将知识与道德的区分视为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如阿尔伯特·克雷格 (Albert M. Craig)和丸山真男等。
最后,范谧轩介绍了“学问的美德”,“学者的善行”等知识史研究中的新概念。通过对“实学”这一词在日本文化史中含义的变迁,分析了何为学者的善行和恶行。作为儒家术语的“实学”本是与修身相关的学习,但幕府末期后它的含义开始变窄。19世纪初,只有当知识与政治产生联系时才会被称为“实学”,但从幕府末期开始“实学”开始指向对西方军事技术的学习,再后来越发向应用科学倾斜。范谧轩认为,理解近代化进程中知识与道德的隔离过程时,“实学”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报告者 滕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