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2022.10.02

【报告】 第4回 艺文学研究会

2022年922日,“艺文学研究会”举行了第4次会议。本次研究会中,塚本麿充氏(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以“失去光明后,艺术仍旧可能吗”为题,介绍了在中国和日本的历史中,失明如何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被体现,世间对此又有怎样的反应。其中着重介绍了汪士慎(1686―1759)和長谷川沼田居(1905-1983)两位艺术家的作品。

在美术史中,对艺术的价值判断有很多既定的标准。但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性出发的话,这些偏向视觉规范的标准就不再适用。失明者的画作,正是重估艺术性的重要线索。在中国,关于失明与艺术表现的关系性的记录大致可追溯到扬州八怪的时期。中国的文人画一方面以技艺精湛为特征,另一方面又推崇技术的退却。例如高凤翰晚年因右手的疾患转而用左手作画,反而获得极高的人气。汪士慎在晚年双目失明,友人金农也评价他“盲其目不盲其心”,作品更胜从前。也许这种对技术的否定,使失明后的艺术成为可能。

在日本,则有長谷川沼田居与他晚年的作品。長谷川沼田居师从牧岛闲云,他接受的教养中有汉学的传统,又受南画的影响,积极表现事物“形态”是其画作的特征。晚年双目失明后,長谷川沼田居开始通过书法对“形态”进行更深地探索。代表作品有“いろは系列”

照片 “いろは系列”作品(引用于塚本氏的发表资料)

盲人的文人画的艺术性在哪里。令人震撼的,不仅是其画作在抛开技法、化繁为简后的冲击力,还有艺术家不随光明消散的、生生不息的创作欲求。对这些作品的艺术性体验,恰是经由观者而完成。即“尚能看得见”的我们通过观赏画作,想象逐渐走向未知黑暗的艺术家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思维、情绪和表现的可能性,从而获得了超越我们自身的、对世界本来面目的艺术体验。

报告:汪牧耘(EAA特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