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艺文学研究会第23次例会在东洋文化研究所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文良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共在’、‘共成’与关系性的思考’”的发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柳干康担任会议主持。包括印度哲学佛教学和东洋史的研究生,现场有12多位,线上有12多位师友聆听了此次讲座。
张老师围绕“关系性”思维的现代阐释这一课题,探讨了赵汀阳倡导的“共在”哲学与木村清孝倡导的“共成”哲学的内在关联。
赵汀阳所说的“共在”的含意之一与“天下体制”有关。根据赵汀阳的解释,中国古典《尚书》、《礼记》中首次出现的“天下”概念,有三种含义:①从地理角度看的全世界,②从心理角度看的全世界(儒家的“民心”),③从政治角度看的当今全世界,而“天下体制”才是“世界体制”,即治理整个世界的理想统治体制。与此相对,木村清孝设想的哲学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缘成共与”的哲学。“缘成”是一个源自华严教学的概念,所有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素、条件(缘)汇聚而成,因为没有固定的实体,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共与”是木村清孝独特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共同参加(mutual part-taking)”的意思。即,各个人作为“多重环境存在者”,积极参与环境的变革和再生。
赵汀阳倡导的“共在”哲学来源于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木村清孝倡导的“共成”哲学基于佛教缘起说和“山川草木悉有佛性”理念,两者知识背景不同。但是,两者的理论在强调关系性、重视行动性、提倡伦理性、向社会性发展这四点上具有共通性。“共在”和“共成”的哲学作为解释所有存在关系的普遍原则,可以应用于各种对立关系(例如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张老师指出,只要我们大家实践,“共在”与“共成”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改革现代社会、改变世界的原动力。
在提问回答中,参会者围绕赵汀阳提倡的“天下”和佛教中的相关概念的不同、东洋哲学和西洋哲学的相互适用、哲学提出的理想的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活跃的讨论。
文案:黄霄龙(EAA特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