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我们举办了第六次“开发与文学”研究会。参加者有金景彩氏(慶應義塾大学),汪牧耘氏(EAA特任研究员)以及崎浜紗奈氏(EAA特任助教)。自去年起,本研究会开始尝试促进“开发”与“文学”这两个领域的“重新相遇”。作为阶段性成果,我们在今年的6月10日于国际开发学会(JASID)举办了“开发与文学”圆桌会议。
此次研究会旨在进一步深化当时的讨论。首先,汪氏再次表明了以“开发与文学”为主题进行思考的意义。围绕“开发”,国家、企业、或者NGO等不同的行为主体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经验,但这些经验的在开发研究中的记录和传递几乎都依靠报告书或论文等媒介。这种媒介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经验的记录方式——设定理想目标,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分析实践中的局限。
然而,这样的记录方式无法充分反映现实。例如,经历“开发”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明显的“开发者/被开发者”的架构,还包括错综复杂的关系——所抱持的情感就是其例。更根本问题是,所谓的“理想的开发”到底源于何种思想或哲学、在此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对于这些未被探讨的领域,汪氏建议将“文学”作为表达和思考的手段进行探索。
基于这样的问题意识,汪先生指出了“开发”与“文学”在目前基于“现实/理想”、“理性/感情”、“有用/无用”这二元对立的偏见下所遭遇的困境,并提议在困境之外,将“开发”与“文学”同时纳入视野的方法。
然而,当我们将这两个领域的方法进行对照时,意识到了不可避免的障碍。金氏强调,需要区分和整理“开发”和“开发研究”。此外,金氏还提出不应忽视“开发”和“文学”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相位的事物。这些意见为本次讨论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轴。
“开发”是实现某一目标的概念性工具,而“文学”的特质则在于容纳各种可能的讨论。“文学”一直对根植于象征着“近代”动态的诸现象——民族国家的建立、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普及等——进行着极具批判性的质疑,积累了丰富经验。“开发”则需要不断追赶变化万千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开发”背负了在“近代”之中进行哲学性质疑的任务,但又很难真正投身这种质疑。换句话说,擅长在事情发生后进行批判的文学研究(或者也可以包括思想和哲学),与需要对正在进行中的事物提出有效方案和建议的开发研究(按照汪氏的比喻,如同“一边开车一边修车”)在时间性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是两者的交汇的困难和意义的所在。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开发与文学”这一主题,找到对开发研究和文学研究两者都具有批判性——可以从根本上重构两者的——的切入点,我们首先需要注视上述两者之间的不一致。就具体的方法而言,我们建议制作一份座谈会成员共读的文学作品清单。即使是相同的文本,开发研究者和文学(或思想和哲学)研究者的阅读方式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在下一次的研讨会上,我们希望能对这种差异进行新的认识和挑战。
报告者:崎滨纱奈(EAA特任助教)
翻訳者:汪牧耘(EAA特任研究员)